当前位置: 尚品 正文

“沉默是金”之下的生活之韵

时间:2020-04-13 11:27   来源:未知

作者:Adrian郑志刚

疫症时期,出现了一个叫social distancing,亦即 “社会疏离” 的新现象。疏离这个字眼看起来很负面,和喜欢热闹的中国文化刚好相反,但在疫症下,偏偏成为新的潮流。我和一些朋友交流时,一个来自芬兰的艺术家告诉我,其实这样的生活方式,在他们的国家中,根本就是每个人的日常写照。

他指出,在芬兰的文化中,如果没有重要的话题需讨论,根本无须进行琐碎、日常的对话。他们的国民谚语是,“沉默是金,交谈是银”。从小到大,他们都不需要遵守在其它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交谈礼节,排队时往往会隔半米距离,而且认为与朋友约会是没有必要的。换个角度来说,芬兰人就像刺猬,总是和身边的人保持适当的距离,也很不习惯别人侵入自己的空间。因此,芬兰人移民外国,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去适应。

这种文化背后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芬兰地方过大、城市相距远;又或者是长期活在大雪、欠缺阳光的环境下,令芬兰人倾向内敛,习惯独来独往吧。

但千万不要以为,这就是芬兰人的全部。这种文化,也为他们创造另一种可能性。芬兰政府为每个人投放同等的资源,从小培养每个小孩对艺术的兴趣和参与艺文活动的习惯,从小练习观看「美」的存在。在这个环境下,人就可以提炼出一种独处的能力、生活的灵活性与想象力,长期累积而成为对生活的美感,这无法被教育,只能慢慢沉浸。

更加令我佩服的,是他们在冰天雪地下培养的“SISU精神”,代表他们“长期”的决心、恒心和毅力。今次疫情,令很多人必须留在家中隔离,或许会令不少朋友感到沮丧。但我认为,这同时是一个时机,让我们向芬兰文化学习,如何在独处时不沦为孤独,如何在苦难更证坚毅。

实际上来说,即使现在所有人都需要social distancing,但我们不妨思考如何把这概念转化成distant socialising,善用科技与身边的人和社会上不同持份者维持有意义的联系。而我自己,也会透过遥距通话软件,与我的团队保持紧密沟通。也许,当我们经历这次隔离后,不论是人与人之间,抑或世界各地的文化与文化之间,能少一点距离,多一点了解。

作者介绍:

郑志刚: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东亚文学系,于2008年创立K11品牌,开创先河成立全球首个“购物艺术馆”,成功结合艺术×商业模式,打造香港#文化硅谷# K11 MUSEA,人称文化硅谷开拓者。同时创立了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非牟利机构——KAF (K11 Art Foundation) 基金会,支持大中华地区新晋艺术家创作。

同时也是诸多国际知名艺术机构的委员会成员,包括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、国际收藏委员会、英国泰特委员会、以及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PS1董事局等。而且其本人于2014年起连续三年入选《Art Review》杂志“最具影响力100人”,另外亦入选《CoBo Social》的“亞洲100位顶尖收藏家”,被公认为现今当代艺术界举足轻重的人物。

声明:“她时尚网”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。如存在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,本网站核实后将立即予以删除!